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死人”复活案凸显被告人权利保障机制缺失/杨涛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1:05:42  浏览:864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死人”复活案凸显被告人权利保障机制缺失
     杨涛

佘祥林,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何场村人,系京山县公安局马店派出所原治安巡逻队员,因涉嫌杀死妻子而被刑事拘留。曾两次被宣告“死刑”,后因证据不足逃过鬼门关。后被京山县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但在3月28日,被佘祥林“杀害”达11年之久的妻子张在玉突然现身……(《新京报》3月31日)
佘祥林在鬼门关上打了两个滚,被关十一年,终于?S来了清白之身。与其相类似的是云南昆明警察杜培武,一审被判处死刑,二审改为死缓,直至真凶出现,才洗尽冤曲。但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聂树斌却没有那么幸运,他被执行枪决后八年,却冒出个叫王书金的人说当年的凶案是他干的,如果此事属实的话(此案正在复查),聂树斌可真是比窦娥还要冤。
一个个死刑案件,最后都被证明是误判,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在一些地方司法机关如此轻率地被处置,令人触目惊心。在佘祥林这个案件中,其妻子张在玉明明是自己离家出走,但是,有关部门根据数月后在离村不远的窑凹堰边发现一具身体已腐烂得面目全非的女尸,以及经过张家人的辨认,就轻率地认定是张在玉。我们不禁要问,有关部门有无做法医鉴定,有无做DNA鉴定呢?有无其他证据来辅助证明该女尸就是张在玉呢?当初佘家人始终没有看到死者的真容,他们问派出所凭什么认定时,警察竟然回答:这个不由你说了算,政府肯定没有错。其次,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张在玉明明还活着,那么当初证明佘祥林杀人的供述、物证以及作案情节又是如何得出,有关办案人员能逃脱刑讯逼供的嫌疑吗?
事实上,当初法院也是发现了这个案件疑点重重,不然他怎么能终于逃过鬼门关呢?当年,佘祥林两次被判处死刑,终因证据不足免死,而被改判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根据现代法治“无罪推定”的原则,对于一个被告人,如果控方不能以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构成犯罪,那么就应当宣告其无罪,“疑案从无”、“宁可放纵一千,不可枉杀一人”,体现了法律对人权的保障。刑事诉讼法也明确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但是,这样的思想与规定在实践中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打击犯罪始终是我们司法机关遇到疑难案件的主导思想,因而,我们通常还是抱着“疑案从有”的精神。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司法机关更加慎重对待疑难案件,但仍然是“疑案从轻”,就是对有疑义的案件不判无罪,而是判处轻刑,特别是对于证据不足、有疑问的死刑案件,改判为死缓或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留有余地、留下活口。佘祥林便是在这种情形下,侥幸逃脱鬼门关的。
不仅司法实践和司法人员并不遵循“无罪推定”的原则,就是我们的制度也还没有很好地为这种原则的贯彻提供有效的保障。刑事诉讼法规定,二审法院对于一审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但是,如果案件二审法院无法查清,发回一审也无法查清,对待这种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二审法院却无权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只能一次又一次发回重审,或者让一审法院从轻判决了事。
被告人的权利除了在审判时无法得到“无罪推定”的保障,其申冤救济程序同样也缺失。我们的刑事案件再审程序的启动权也只赋予法院和检察机关,被害人与被告人也只有申诉权,而这种申诉是否有效,再审程序能否被启动,完全取决于司法机关是否愿意启动。于是,被告人及其家属只能一次一次地申诉。为给佘祥林申冤,佘祥林的哥哥佘锁林上访,于1995年5月4日被拘留41天。母亲杨五香因四处张贴寻人启事和上访,于1995年5月6日被抓入狱,在京山县公安局看守所关了9个半月。结果,再审程序的启动往往要等到像杜培武案一样等真凶出现,或者像本案一样,等着“死人”复活。
 一个个类似佘祥林、杜培武的案件的出现,再次深刻地暴露出我们司法制度对于被告人权利保障机制的缺失。现在,我们有必要追究给予佘祥林案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给予佘祥林及其家属国家赔偿,但是,如果我们不对这些案件暴露的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找到有效对策的话,我们真正无法避免此类错案一个又一个地出现,无辜的公民又难免为此而蒙冤。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邮编: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
个人博客:浩瀚法网 (http://tao1991.fyfz.cn) 欢迎光临、链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

中国政府 保加利亚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定


(签订日期1987年5月6日 生效日期1987年9月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缔约双方”)本着按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和加强中国人民和保加利亚人民之间友好联系和合作的愿望,为致力于通过文化和科学合作手段鼓励愿在和平中生活的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对彼此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认识,决定签订本文化合作协定。

  第一条 缔约双方鼓励和发展两国文化、艺术、科学、教育、卫生、体育、新闻、广播、电视、电影、图书出版、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缔约双方促进上述领域内的两国主管部门和组织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并签订直接协议。

  第二条 缔约双方支持科学领域的合作,为此目的:
  一、互派代表团和科学家交流经验,参加学术会议和其它学术活动;
  二、交换科学研究报告、出版物和其他科学资料;
  三、促进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保加利亚科学院之间以及其他科学研究机构之间发展直接合作,并由其签订单独的直接合作协议。

  第三条 缔约双方支持教育领域的合作,为此目的:
  一、互派代表团和学者进行访问、考察、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
  二、根据双方的愿望和可能,按互惠原则互派大学生、研究生和进修生;
  三、互派语言文学及其他学科的教师到对方国家高等学校任教;
  四、交换教学计划和大纲、教材、教育出版物以及有关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其他教育方面的资料和经验;
  五、审核相互承认高等院校文凭、学位和职称的条件,以便签订一个有关的协议。

  第四条 缔约双方鼓励和支持对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学、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为此,缔约双方鼓励两国的大学、学院和其他科研机构建立直接合作关系,互派有关学者、专家、教师等进行访问、教学、进修、讲学和参加学术活动。

  第五条 缔约双方发展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合作,为此目的:
  一、互派艺术和文化活动家、艺术团体和单独表演家进行访问和演出;
  二、鼓励翻译和出版对方国家的最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三、购买和上映对方国家故事片和其他影片,上演对方国家的戏剧和音乐作品;
  四、发展两国文化机构和各文学、艺术创作协会之间的友好和合作关系;
  五、相互举办艺术展览和其他展览以及文化和艺术方面的纪念活动;
  六、交换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书籍、杂志和其他资料。

  第六条 缔约双方鼓励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图书馆、图书出版组织、档案局和档案馆之间的合作。鼓励交换书籍、图册、报纸、杂志、定期出版物和印刷资料。

  第七条 缔约双方鼓励通讯社、广播和电视组织、报社杂志社和记者协会之间的双边合作,协助互相派遣的常驻记者和临时记者的活动,鼓励报导有关对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生活的消息,以及有关对方国家发展的报导,鼓励上述组织之间交换报刊、图片、新闻资料、广播和电视节目和其它有关资料。

  第八条 缔约双方鼓励卫生领域的合作,鼓励互派代表团、科学家、医生和其他专家进行访问、考察、进修和参加学术活动,以及交换情报、出版物和其他与此活动有关的资料。

  第九条 缔约双方鼓励体育运动领域的双边合作。

  第十条 缔约双方鼓励旅游领域的双边合作。

  第十一条 缔约双方鼓励从事对外文化活动和友好活动的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和直接联系,以便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第十二条 缔约双方鼓励在与本协定内容有关的领域内,根据双方都参加的国际公约进行的合作,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都是成员国的国际组织范围内的合作。

  第十三条 缔约双方鼓励两国主管部门和组织之间相互通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内举行的与本协定内容有关并为两国感兴趣的国际会议。

  第十四条 缔约双方鼓励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之间的合作。

  第十五条 为实施本协定,缔约双方制定文化协定年度执行计划,有关这方面的谈判轮流在北京和索非亚举行。

  第十六条 本协定需经批准,并在双方各自按其内部法律规定批准后,从相互通知批准的第二份照会收到之日起生效。
  本协定有效期为五年,如缔约任何一方在期满至少六个月前未以书面形式通知缔约另一方要求终止本协定,则本协定将自动延长五年,并依此法顺延。
  本协定于一九八七年五月六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保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注:编约双方相互通知已完成各自法律程序,本协定自一九八七年九月七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政府
    代   表           代   表
     王 蒙           佩·姆拉德诺夫
    (签字)            (签字)

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邢台市“一城五星”规划审批规定》的通知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政府


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邢台市“一城五星”规划审批规定》的通知

邢政〔2009〕18号


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邢台市“一城五星”规划审批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九月十七日

邢台市“一城五星”规划审批规定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参照《中共邢台市委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邢台县规划管理体制、国土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邢字〔2008〕37号)和《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统筹“一城五星”规划建设的意见》(邢政〔2009〕1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为了统筹“一城五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一城五星”:“一城”指邢台市中心城区“五星”指邢台市中心城区周边的内丘、沙河、任县、南和和皇寺五个城镇。
规划直管区指邢台市中心城区及其周边的皇寺镇、会宁镇、南石门镇、羊范镇、沙河城镇、留村乡、王快镇、东汪镇、祝村镇、晏家屯镇、官庄镇、大孟村镇和豫让桥办事处13个乡镇办的范围。
第三条 在“一城五星”范围内进行规划审批应符合本规定。
第四条 “一城五星”内城市和县城总体规划由城市和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其中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报省人民政府审批沙河市城市总体规划报邢台市人民政府审查,呈省人民政府审批县城总体规划报邢台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五条 规划直管区内的乡规划和镇总体规划由邢台市城乡规划局会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邢台市人民政府审批。
规划直管区外的乡规划和镇(县城镇除外,下同)总体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邢台县所辖的乡规划和镇总体规划经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审查后,报邢台市人民政府审批其它县(市)所辖的乡规划和镇总体规划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六条 “一城五星”内的城市和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和县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七条 规划直管区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邢台市城乡规划局会同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邢台市人民政府审批。
规划直管区外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邢台县所辖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报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审批其它县(市)所辖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八条 规划直管区内的村庄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审批。
规划直管区外的村庄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市区和邢台县所辖的村规划由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审批;其它县(市)所辖的村庄规划由县(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九条 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规划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由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国务院审批;详细规划报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审批。有关县(市)应配合做好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
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由有关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经邢台市人民政府审查后,呈省人民政府审批,报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备案;详细规划经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审查后,报省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 邢台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由邢台市城乡规划局组织编制,报邢台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一条 “一城五星”的城市、县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乡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心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应当先经邢台市规划委员会审议,然后再上报邢台市人民政府审批(审查)。
第十二条 规划直管区内的普通民宅建设由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审批,其它建设项目按相关法定程序审批。
规划直管区外,在中心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项目、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由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审批;其它建设项目,在邢台县境内的,由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审批;在其它县(市)境内的由属地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 风景名胜区、中心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一城五星”主要道路、高速公路、铁路两侧的永久建筑物,规划直管范围的二、三类工业项目报经“一城五星”规划领导小组同意后,再按相关法定程序审批。
第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