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2003年度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20:12:34  浏览:954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2003年度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事部办公厅


关于2003年度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人厅发[2003]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

  根据2003年度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数据的统计分析,经与建设部协商,现将考试合格标准及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合格标准

科目名称 试卷满分 合格标准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 110 66
工程建设质量、投资、进度控制 160 96
工程建设监理基本理论与相关法规 110 66
工程建设监理案例分析 120 72



  二、请各地在检查验收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上述标准对各科目考试成绩进行复核,并与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核对数据,确认无误后,将统计结果按附表要求逐项填写,于12月20日前送我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备案,备案数据将作为发放专业执业资格证书的依据。

  三、请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公布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和发放证书等考试后期的各项工作。

  附表:2003年度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人事部办公厅
二○○三年十二月三日

  附表:

2003年度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报考科目数量 报考人数 合格人数 合格率% 历年合格人数
四科        
二科        
合计        

  注:“合格人数”栏目应统计本年度应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历年合格人数”栏目应统计自本专业开始考试以来,包括本年度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的累计人数。

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谈法院执行阶段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理解

                北安市人民法院--刘宇

  对在判决、裁定生效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生效罪是执行阶段出现的妨害司法罪的一种,体现在刑法第313条,即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怎样理解它的犯罪对象、主体、客观这方面和主观这方面,正确的定罪,实践中经常出现,结合法学理论和实践理解,阐明如下: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构成
  (一)拒执罪的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64条和第77条的规定,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某些个人,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孺子牛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暴力抗拒人民法院执行判决、裁定,杀害、重伤执行人员的,依照本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定罪处罚。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偏听则暗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实施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对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
  (二)拒执罪的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这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如果确因不知判决、裁定已生效而未执行的,或者因某种不能预见或无法抗拒的实际困难而无法执行的,因为不属于故意拒不执行,所以不构成犯罪。至于行为人故意拒不执行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这并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三)拒执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惟一机关,它对各类案件制作的判决和裁定,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具体形式。判决和裁定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强制力,有关当事人以及负有执行责任的机关、单位,都必须坚持执行。即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申诉,而不允许抗拒执行。本罪拒不执行的对象,是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这里包括两层含义:(1)是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判决是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就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在诉讼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对诉讼程序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作为本罪对象的判决与裁定,包括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各类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但从审判实践看,主要是拒不执行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判决和裁定;至于刑事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很少有可能拒不执行。(2)是具有执行内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谓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包括已经超过法定上诉、抗诉期限而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以及终审作出的判决和裁定等。至于没有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因为尚不具备依法执行的条件,自然不会发生拒不执行的问题。
  经人民法院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书生效后,因而从立法精神和司法实践需要上来考虑,这种生效调解书也能成为本罪的对象,拒不执行刑事自诉案件、民事案件等诉讼中由法院主持达成并已生效的调解书的,也可以以本罪论处。
  (四)拒执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这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1、要有拒绝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
  所谓拒绝执行,是指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采取种种手段而拒绝履行。既可以采取积极的作为,如殴打、捆绑、拘禁、围攻执行人员,抢走执行标的,砸毁执行工具、车辆,以暴力伤害、毁坏财物、加害亲属、揭露隐私、破坏名誉等威胁、恫吓执行人员,转移、隐藏可供执行的财产,命令停止侵害仍不停止侵害而故意为之等等,又采取消极的不作为方式,如对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置之不理或者躲藏、逃避等;既可以采取暴力的方式,又可以采取非暴力的方式;既可以公开抗拒执行,又可以是暗地里进行抗拒。不论其方式如何,只要其有能力执行而拒绝执行,即可构成本罪。
  2、执行义务人构成拒执罪的前提
  如果没有能力如执行义务人本身无执行财产而无法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则是无法、不能执行,而不是拒不执行。所谓有能力,是指根据人民法院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行为人在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生效后,为逃避义务,采取隐藏、转移、变卖、赠送、毁损自己财物而造成无法履行的,仍应属于有能力执行,构成犯罪的,应以本罪论处。
  3、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本罪
  情节尚不属于严重,即便有拒不执行的行为,也不能以本罪论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
  (1)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在执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执行,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4)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

广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水电费补贴的暂行规定

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水电费补贴的暂行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近年来,我市行政、事业单位的公房宿舍水电费补贴标准不一,管理有些混乱,为有利于今后节约水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一条 凡住在行政、事业单位宿舍的干部、职工(包括离休、退休人员,以下同),其用电补贴,按每户电表实际耗电计算电费的,按户每月补贴一十五度,如包括公用灯耗电和电路损耗的,按户每月补贴四元;单身职工每月补贴六度(住集体宿舍的除外)。补贴电费按月发给用户
,节约归己,超支自付。
用水按户每月总用水量的百分之八十由所在单位补贴,百分之二十由用户自付水费。
住外单位宿舍的,由其工作单位按上述标准给予补贴。
第二条 凡在广州市区内住自己的房屋,或自行租住私房、公房的干部、职工,其用电可参照机关宿舍的补贴办法,给予补贴。用水按户每月定额补贴二元。
第三条 水电费补贴,只能按户补贴一方。住本单位宿舍的由本单位按户补贴一方;己享受房租补贴的,其水电费补贴应向领取房租补贴的单位给予补贴;没有住本单位宿舍及没有享受房租补贴的职工,可按户由夫妻双方,其中基本工资较高一方的工作单位给予补贴。如夫妇双方无工
作单位的,可由同一户口簿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的(子女应以长子(女)、次子(女)、幼子(女)为次序掌握)工作单位给予补贴,不得多方领取。如发现多方领取的,按已领取的补贴金额五至十倍,由补帖单位处罚。各单位必须按本规定的补贴标准执行,不得另作其他增补。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水电费补贴,在行政、事业经费中列支;离休、退休的人员,其水电费补贴在领取离休、退休费的单位“离休、退休人员费用”项下发给。离休、退休人员迁离广州市到其他地区住的,其水电费不作转移,应按当地规定办理。
第五条 本规定只限于广州市及市属各区、县行政、事业单位适用,市属企业单位可参照办理,其水电费补贴在“职工福利基金”中列支。集体所有制单位,是否实行水电费补贴,由其主管局确定。
第六条 市属各县可根据本规定,以不超过市的水电费补贴标准为原则,由县人民政府制定实施办法,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七条 本《暂行规定》从一九八三年七月一日起实行。



1983年6月21日